工商用光伏系统旨在为商业建筑提供可持续、清洁的电力能源。通过在商业场所(如写字楼、商场、工厂等)的屋顶或周边空地安装光伏阵列,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部分或全部用电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绿色形象。
一、系统设计
1. 场地评估:对商业建筑的屋顶面积、朝向、遮挡情况以及周边空地的可用面积、日照条件等进行详细勘察与分析,确定光伏系统的安装容量与布局方案。例如,屋顶面积为 5000 平方米的商场,经评估后可安装功率约为 500 千瓦的光伏系统。
2. 组件选型:选用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光伏组件,如单晶硅或多晶硅组件。考虑组件的功率输出、转换效率、温度系数、抗风抗压能力等因素,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同时,根据项目预算与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牌与型号。
3. 系统架构:采用并网型光伏系统架构,包括光伏阵列、逆变器、交流配电柜、计量装置等。光伏阵列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接入商业建筑的内部电网或公共电网。交流配电柜负责分配与管理电能,计量装置用于监测发电量与用电量。
4.系统结构:
>组串式方案
1. 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不同容量电站灵活匹配
2. 设备轻巧,安装快捷方便
3. 超多的MPPT路数,提高发电效率
4. 先进的PID解决方案,有效抑制组件衰减
5. 逆变器防护等级达到IP66,C5外壳防腐能力,适用于各种恶劣户外环境
6. 电站统一接入云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电站
>集中式方案
1. 逆变升压一体方案,安装调试便捷
2. 设备数量少,运维方便
3.模块化设计,减少故障时发电损失
4.电站统一接入云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电站
二、收益分析
1. 节省电费开支:商用光伏系统所发电力优先供商业场所自用,减少从电网购电的电量,从而降低电费支出。以一个年耗电量为 100 万千瓦时的工厂为例,安装光伏系统后,年自发自用电量达到 30 万千瓦时,按照当地工业电价 0.8 元/千瓦时计算,每年可节省电费 24 万元。
2. 余电上网收益:当光伏系统发电量超过商业场所自用需求时,多余电量可并入电网,获得售电收入。不同地区的余电上网电价有所差异,一般在 0.3 - 0.5 元/千瓦时之间。
3. 政府补贴与政策优惠:许多地区对商用光伏项目提供政府补贴,补贴金额根据项目规模与地区政策而定。此外,还可能享受税收优惠、节能减排奖励等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加项目收益。
三、运维管理
1. 远程监控:建立光伏系统的远程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光伏组件的运行状态、发电量、逆变器效率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提高运维效率。
2. 定期巡检:安排专业运维人员定期对光伏系统进行现场巡检,检查光伏组件的外观、连接线路、逆变器运行情况等,及时清理组件表面的灰尘、杂物,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 故障处理:建立快速响应的故障处理机制,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运维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现场进行维修,最大限度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发电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