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光伏电站作为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重要设施,通过在开阔地面建设光伏阵列,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接入电网为广大区域供电。其具有发电量大、系统稳定等特点,对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与可 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集中式光伏系统方案适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单台逆变器通常大于1000KW,整套系统(35KV以下)配置有光伏电池板、直流汇流箱、集中式逆变器、箱式变压器等设备。
一、系统设计
(一)选址与规划
综合考虑日照资源、土地性质、地形地貌、交通运输与电网接入条件等因素。优先选取年均日照时长超[X]小时、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条件稳定、距离电网接入点近且土地成本合理的地块,例如西部沙漠、戈壁或荒地等区域。依据场地条件与建设规模,合理规划光伏阵列布局、道路走向、升压站位置等,提高土地利用率与电站运行效率。
(二)光伏组件选型
根据项目投资预算、性能需求与当地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单晶硅组件转换效率高、衰减小,但成本相对较高;多晶硅组件性价比高,应用广泛;薄膜组件重量轻、弱光性能好,适用于特定场景。同时,需考虑组件功率、尺寸、抗风抗压能力与温度系数等参数,确保在不同光照强度与温度环境下稳定高效运行。
(三)逆变器选择
集中式逆变器适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功率大、成本低,便于集中管理与维护,但对光伏阵列一致性要求高;组串式逆变器多路 MPPT 跟踪,能有效应对组件差异与阴影遮挡,发电效率高,系统灵活性强,但单台成本较高;集散式逆变器结合两者优点,在超大型电站中有应用优势。需综合考虑电站规模、组件布局、地形条件与成本效益等因素确定逆变器类型与容量配置。
(四)系统架构
采用集中式并网架构,光伏组件经串联组成光伏串,多个光伏串并联接入直流汇流箱,汇流后连接至集中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再通过升压变压器升至电网接入电压等级(如 110kV、220kV 等),最后接入电网。系统配备完善的监控、保护与计量装置,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与电能准确计量。
二、方案特点
>组串式方案
1. 超多的MPPT路数,提高发电效率
2. 超大逆变功率,有效降低设备成本
3. 先进的PID解决方案,有效抑制组件衰减
4. 逆变器防护等级达到IP66,C5外壳防腐能力,适用于各种恶劣户外环境
5. 电站统一接入云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电站
>集中式方案
1. 1000/1500V集中式方案,有效降低系统成本
2. 设备数量少,运维方便
3. 功率因数可达0.8,满足电网调度要求
4. 电站统一接入云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电站
施工建设
(一)基础施工
依据地质勘查报告与光伏组件及支架安装要求,设计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预制混凝土基础或螺旋钢桩基础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强度、深度与垂直度满足要求,为光伏阵列安装提供稳固支撑。
(二)光伏阵列安装
按照设计布局与安装工艺要求,依次进行光伏支架安装与光伏组件安装。支架安装确保平整度与角度符合设计值,组件安装注意连接牢固、电气绝缘良好,防止出现松动、短路等问题。安装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避免组件表面划伤与受损。
(三)电气系统安装
包括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开关柜、电缆敷设等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严格遵循电气安装规范与设备厂家要求,确保电气连接正确可靠、布线整齐美观、绝缘性能良好。完成安装后,进行电气性能测试与系统联调,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与电能顺利并网。
(四)防雷接地系统建设
为保障电站设备与人身安全,需建设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在光伏阵列区设置避雷针或避雷带,将光伏组件边框、支架、逆变器、升压变压器等设备金属外壳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不大于 4Ω)。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三、运维管理
(一)监控系统
建立全方位的监控体系,实时监测光伏组件、逆变器、升压站等设备的运行参数(如发电量、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等)与电站环境参数(如光照强度、风速、气温等)。通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异常运行与环境变化等情况,为运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与预警信息。
(二)巡检维护
制定定期巡检制度,安排专业运维人员对电站进行日常巡检、月度巡检与年度巡检。日常巡检主要检查设备外观、运行声音、散热情况、电缆连接等;月度巡检增加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与性能测试;年度巡检进行全面的设备维护保养、系统性能评估与设备检修计划制定。巡检过程中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电站设备正常运行。
(三)故障处理
建立快速响应的故障处理机制,当监控系统发出故障报警或运维人员巡检发现故障时,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查与分析,确定故障原因与部位。根据故障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如更换故障组件、修复电气连接、重启设备等,尽快恢复电站正常运行,减少发电损失。
(四)清洗与除草
定期对光伏组件表面进行清洗,去除灰尘、鸟粪、树叶等遮挡物,提高组件透光率与发电效率。清洗频率根据当地环境条件确定,一般为每月 1 - 2 次。同时,及时清理电站场地内的杂草,防止杂草过高遮挡组件或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地面光伏电站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一方面,通过售电获得稳定的发电收入,按照当地上网电价与电站年发电量计算,在电站运营期内可产生可观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可享受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通过合理的项目规划、设备选型与运维管理,一般可在[X]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之后进入盈利期,具有较高的内部收益率与净现值。
(二)环境效益
地面光伏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排放与噪声污染,是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每发一度电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X]千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X]千克,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缓解全球变暖趋势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如在沙漠、戈壁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可起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